9月8日上午,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举行2025级开学典礼,来自全国各地的900余名新生齐聚校园,开启新的学习与成长之旅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典礼上,该院正式启动“劳模工匠进校园”计划。从新学期起,闵职院为每个新生班一对一配备一位劳模工匠,担任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,让劳模工匠真正走进日常课堂,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。
当天,“思政链+产业链”劳模工匠育人工作站也在现场揭牌,标志着劳模精神育人的制度化、常态化落地。
开学典礼上,闵职院为首批劳模工匠代表颁发聘书。王曙群、陶巍、陆忠明、潘阿锁、朱强、翟倚卫、张学军等七位大国工匠、全国及上海市劳动模范,将以兼职辅导员、班主任的身份,走进班级,走近学生。他们将深入课堂、参与班会、开展讲座,与学生面对面交流,分享技艺经验与职业故事。
如此钱坛子,学院实现为每个新生班级一对一配备一位劳模工匠,真正让劳模精神走进日常教育、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。
在闵行区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,该院正式成立“思政链+产业链”劳模工匠育人工作站,今后将推动思政教育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,探索“理论教学—实践感悟—价值内化—行为养成”的闭环育人模式,培育既有报国之志又有一技之长的新时代工匠人才。
刚从九三阅兵现场归来的“大国工匠”王曙群,在现场将签名火炬郑重传递给新生代表,象征爱国情怀与工匠精神的代代相承。王曙群还为全体新生带来 “劳模第一课”,以质朴的故事诠释爱岗敬业、精益求精的精神内涵,引发学生们热烈共鸣。
他表示,能够在入学之初与同学们结缘,是一份特殊的责任和荣誉。“工匠精神是技艺的精进,也是品格的坚守。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,把专业学好,把品格立好,把信念树好,在青春赛道上跑出最好的成绩。”
在“互赠仪式”上,劳模代表将“工匠之尺、工匠之锤”赠予新生,新生则以3D打印作品回赠,寓意匠心与青春的双向奔赴,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精神传承。
“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不再只是抽象的口号,而是可以化为一位位可亲可敬的班级导师,走进课堂、融入日常、影响人生。”闵职院负责人表示,本学期,闵职院将进一步把劳模精神深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。
据介绍,今年暑假,闵职院还在校园内建成了一座5000平方米的“技能公园”,并将其定位为“立德树人实践基地”和“技能报国成才基地”,通过空间叙事展现工匠精神的传承脉络,通过互动装置延展劳模文化的教育内涵,通过沉浸体验深化学生对技能价值的理解,使校园成为传播劳模精神的“第二课堂”。
开学典礼最后,在教官带领下,闵职院全体新生进行庄严宣誓,开始为期两周的军训。学院也将其作为“立信念、强体魄、展风采”的全过程育人实践,与技能公园立德树人实践基地、课程思政等育人载体有机结合,把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融入训练之中,让新生在队列中体悟纪律,在汗水里感受坚持,在集体中锤炼担当。
可以说,通过“思政链+产业链”的双链融合钱坛子,闵职院正在构建一个课堂与产业相互支撑、价值与技能同频共振的全新格局,探索出职业教育引领青年成长的“闵职方案”。
炒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